分享行业动态政策,解读热点焦点要点,构筑信息快车道,与药店人一起精准把握行业脉搏。
11月1日起,江西、天津、海南等多省药店新规正式施行。江西明确药品经营检查后行政处理解决措施;天津要求禁止未赋码药品入库;海南规范药品挂网交易采购。新规覆盖经营、追溯、采购等关键环节,药店需按要求合规运营。
振兴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,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。乡村产业的振兴。
国家多部门推动国产复方配伍保健食品备案制试点,湖南、贵州、云南、山东、浙江等省份去参加了。此次从“注册制” 转为 “备案制” ,有望将产品上市周期缩短至1年以内。2025年中国保健食品市场将达 3600亿,药店是该品类的主要销售经营渠道,头部连锁正加码自有品牌,借政策红利实现转型发展。
中药复方类保健新品供给提速,品类更丰富且贴合消费需求,能强化药店专业渠道优势。3600 亿市场空间下,头部连锁通过自有品牌布局构建竞争壁垒,提升盈利水平;中小药店则可借力新品拓展增量市场。但药店需强化合规管理,核验产品备案资质,同时提升店员中医药保健专业服务能力,以适配产品创新与消费需求升级。
近日,国家药监局发布《药品质量抽查检验管理办法(征求意见稿)》,新增 “网络抽检” 专章。新规设 “神秘买家” 抽样制度,样品经检验测试的机构“三重核验”。若检出不合格药品,将实现“平台监管责任+商家主体责任”的双重追责。同时,新规优化抽检流程、明确风险处置,严打网售药品乱象,筑牢消费者用药安全防线。
新规一方面将淘汰违规经营者,为合规药店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;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网售药品的抽检风险与药店的经营成本。药店需完善供应商审计与风险控制机制,强化合规管理,尤其规范处方药网售流程,严格把控药品采购、储存、配送全流程,确保追溯码有效、包装合规,避免因违规面临处罚。
10月29日,国家卫生健康委、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制定发出《关于加强基层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的指导意见》,明确基层慢性病健康管理的总体目标:到2027年,开展紧密型医联体建设的县(市、区)基本实现全流程服务;到2030年,慢性病系统连续服务模式在基层大范围的应用,惠及人群逐步扩大。《意见》整合四类机构的服务功能,推进全流程服务,辅以五项保障措施,同步成立慢病管理专委会,筑牢基层健康防护网。
药店作为基层健康服务重要终端,应紧抓基层慢病管理扩容机遇,通过“服务延伸”与“数智赋能”双轮驱动转型,即向前端延伸健康咨询与随访服务,并借助信息化提升与医疗机构的协同效率,同时强化专业技术人员培训,实现从售药到慢病健康管理服务的转型升级。
云南某连锁药店因在核准营业场所外摆放药品促销,被当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按相关管理办法罚款1万元。药品储存有法定温湿度要求(如阴凉区≤20℃),部分地区明确禁止店外陈列销售药品。
药店需严格限定在核准地址内经营,杜绝店外摆药促销行为;需按法定标准配备阴凉柜、冷藏柜等设施,建立药品温湿度监测制度,精准管控不同品类储存条件。这将倒逼药店规范日常运营流程,增加合规设施投入,但能有效规避罚款风险,保障药品质量与用药安全,维护品牌信誉。
近期,湖南、陕西、广西等地公布多起药店违法违规案例,涉及销售假劣药、非法渠道购药、违规售处方药、储存不合规等行为,涉事药店被吊证、罚款甚至责任人终身禁业。全国推进药品经营 “清源” 行动,国家与地方联动严打违法违规,筑牢药品流通安全防线。
药店需全面强化合规管理,严格把控进货渠道,杜绝从无资质主体购药;规范处方药销售流程,确保执业药师在岗审核;按要求储存药品并建立监测机制。监管高压将加速行业洗牌,违规药店被淘汰,合规药店需增加人员培训、流程的优化等合规成本,但能通过规范经营提升消费者信任,契合行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趋势。
2025年12月1日,江西省六部门联合制定的《江西省公立医疗机构外配处方管理规定(2025年版)》正式实施。新规将所有“因临床诊疗需要”外配的处方(除双通道药品外)纳入统一监管,建立了以清单管理、多层审批、书面告知为核心的全流程管理制度,并强化了药师在处方审核与用药服务中的职责。售处方药、储存不合规等行为,涉事药店被吊证、罚款甚至责任人终身禁业。全国推进药品经营 “清源” 行动,国家与地方联动严打违法违规,筑牢药品流通安全防线。
新规为DTP药房划定了清晰的竞争赛道:合规是入场券,专业服务是核心竞争力。药房必须构建两大核心能力:一是以严格风控杜绝灰色地带,守住经营底线;二是以专业药师和信息化系统为支撑,提供全病程管理服务,创造患者价值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